张家口手机台报道 近年来,怀安县刘家窑村不断探索开辟乡村振兴路径,立足自身实际,盘活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在优化农村土地利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让村集体经济焕发出更多的活力。
“蓝龙虾”学名叫“红鳌鳌虾”,原产于澳大利亚,而在今年,成了刘家窑这个传统农村致富的“新法宝”,不用靠海,在大棚里就可实现生态养殖。
河北垣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雪栋:
我们开工时间是在4月份开始投入建设,6月19号开始投苗,这个澳洲蓝龙生长周期是在75天到90天之间,因为在北方是首屈一指,第一次养殖,一期的话,目前投资是1000万,在饲养阶段,整体需要的温度是20~30度之间,我们一期准备出栏26000斤,(预计)年收入是400万。
“蓝龙虾”营养价值高、品质好、售价贵,养殖技术相对难度低,近几年在国内大规模试行推广,经过多番考察,刘家窑村的气候条件、资源优势,交通便利等先决条件成功吸引了河北垣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过首批养殖,共建30个养殖大棚,占地100亩。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只要保证虾苗成长期在温度较高的月份,再定期检测水质、投放饲料即可。这次的成功养殖不仅破解了刘家窑村盐碱地利用的难题,也为推广养殖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吴雪栋向记者介绍,从目前的生长情况看,不久后新鲜肥美的“蓝龙虾”就会“爬上”老百姓的餐桌。
河北垣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 吴雪栋:
第二个项目是圣女果“玲珑”的种植,占地面积是483亩,年产值能达到1000万,后期能带动当地的就业500人~1000人,总体为每个农户带动2万元收入。整体下一步会继续扩大规模将整个产业园做成全链条,科学管理的一个整体的产业园形象。
离河北垣瑞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不足百米的怀安县禾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刘家窑村于2022年引进的新型农业种植企业,共流转土地650亩,投资4500万元,建设农业大棚50座,种植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圣女果”“羊角蜜”等特色农产品。走进种植基地“羊角蜜”大棚,一排排个大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在忙着清理杂叶,精心呵护着大棚内的作物。
怀安县禾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田间管理员 刘春玲:
大概我们一年差不多能做个半年,自从这边(建)了这个棚,我们的务工肯定是比较方便,增加了一些收入,每个月大概3000多元钱,最起码不用大家出去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活干,挺不错的。
越来越多的村民就地就业,村民的致富路也越来越宽广。目前,刘家窑村基于自身优势正在积极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放大产业的集群效应,昔日的盐碱地变成如今的“新粮仓”,逐步实现产业兴旺、民心齐。
怀安县刘家窑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刘健:
通过党建引领,我们村招商引资引进三家企业,全村共流转土地1150亩,通过土地流转,户均增收入8000元,集体增收10万元,下一步,我们继续加大开发农业产业项目,做深加工项目,通过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带动村民就业。
编辑|校对:李林洁
审核:李亚宁 牛 午